澄城光伏農業產業園規劃以光伏設施大棚為載體,集成現代農業科技示范、高效設施蔬菜水果基地、花卉苗木種植基地、黃花菜扶貧等產業,建成現代化光伏農業綜合體。以土地為一級平臺,農業設施為二級平臺,引入產業發展基金和銀行,搭建食品檢測、電子商務、交易平臺、銷售渠道等支撐體系,形成新型農業產業綜合體。澄城園區有以下幾個特點:
開發模式領先助推項目落地
設立公共服務平臺,使農民獲得資產性收益土地租金,同時進棚務工或創業,使其獲得工資性收益和實現創業。
園區通過引導返鄉農民工、大學生進入園區創業,解決當地就業需求,能夠解決就業500人左右,讓貧困戶進入園區工作,增加收入,學到技術提高自身水平,后期可通過園區托底的形式進行創業。
園區的電商平臺能解決農業產品銷售難題,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來運作,一是通過全國20余個省市的園區推廣銷售澄城地區特色產品及園區的產品,構建了一個全國性的銷售實體;二是線上銷售,目前線上業務已經非常成熟。
園區建成后,總部的創客空間會進駐園區,通過創客空間挖掘當地的小微企業,通過公司強大資本的優勢來收購、入股、參股等,來把這些企業引入到我們的體系中,讓企業快速的壯大,擴散到全國產業發展的規模。
運營模式領先突出園區特色
園區通過園區化管理、平臺化運營,采用“4、4、2”模式, 40%用于細分產業鏈核心項目拉動當地農業;40%通過農業龍頭企業、當地種植大戶入駐園區,通過改變農業生產方式從而改變生活方式即,20%用于農業創客孵化、產學研結合及科技示范。
農業多功能開發
園區以科技大棚為載體,展現先進農業設施、技術、品種、模式,引導當地農業產業升級,應用農業物聯網溯源、光伏組件調光、霧化微噴灌溉等先進農業技術。園區共建設有六種棚型,分別是磚砌冬暖棚、冬暖陰陽棚、春秋棚、雙膜雙網棚、聯排棚和智能溫室,形成從種植(養殖)、物流、銷售、展示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經營。
創客孵化,平臺支持
園區與公司創客板塊對接,通過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的形式對農業創客進行股權投資,通過股權的增值來實現價值回報。創客體系設立創客服務中心及農業創客大學,對農業創客進行創業專業知識培訓及創業工作服務支持。主要面向大學生、城市白領、返鄉農民工、公司內部員工、科研院所、行業專家等多類人群。提供人力資源服務、工商稅務、品牌推廣、投融資、法務支持、財務分析等多項支持。